想來寫寫新文章,卻發現自己浮浮躁躁的,瀏覽過平常搜集的經驗和想法,沒有一個引起我的興趣,卻也不是懶得動筆的心情。仔細摸索之後發現,我好像還停留在上週六Clubhouse的房間裡。
似乎,我需要把這一次特別的經驗好好地咀嚼過後,才能重新調整好自己說話的位置。
當初一聽說Clubhouse這個新式社交平台的運作模式,我是整個人跳起來的。不曉得為什麼,有種「就是這個!!!」的感覺,根本也還沒想清楚自己要開房間來做什麼,就四處討到了邀請函,發表了參戰宣言。
雖然模糊,但是我並不是毫無想法。我知道我想談談我的一些體會,想分享一些有用的知識,想聊聊一些書,但是我也知道我不想要「上課」,讓大家來聽我一個人叨念一小時。我想要有互動,我想要聽大家多說一點話,但是希望大家說什麼?這個房間存在的目的是什麼?身為主持人的我想要營造的環境是什麼?這些問題我都沒有確切的答案,但是我隱約覺得,「只要開過第一次房間就會明白了」。
上週六的一小時,真的讓我明白很多事。
我明白了身為主持人一進房間麥克風就是預設打開,顯然我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讓大家聽了幾分鐘整理桌面和棉被的聲音,希望還算悅耳(?)
我明白了在看不見說話對象的空間裡,我容易不自覺的就順著我腦袋的轉速說話,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沒人聽得懂,十分危險。
我明白了,時差造成的影響,不只是讓我一直擔心我會不會記錯時間而已。開場後的至少十五分鐘,我一直覺得我自己的步調跟現場的大家有落差,那個落差我抓不出來是什麼,搞得我非常緊張。我一直以為是因為自己不習慣面對空氣和沈默自言自語,所以多少有些焦慮。但是最後我發現,其實是時差的關係!我在的地方是陽光普照,一個剛吃飽飯正要努力下午第二回的時間,但是在台灣的大家已經是一天的尾聲了。這個心境上的不同讓我一直覺得跟現場的氣氛不對焦。下回我會把遮光窗簾拉上,點上蠟燭,盡量讓我自己跟大家處在一個類似的環境裡。我想這樣會讓大家的談話和思緒更容易交流。
我也明白了,我想要營造的環境,不是一個「歡迎大家來我這裡找答案」的地方,而是一個「歡迎大家來喘口氣,重新看見自己有能力育兒」的地方。我的身上沒有所有育兒的答案,我只有自己的經驗可以分享。但是我希望能夠透過我的分享和傾聽,營造出一個安全的環境,讓大家能夠抒發育兒過程中各種挫折,徬徨,等等不知該如何排解的情緒或困境。我相信當我們發現「原來不是只有我」的時候,我們會鬆一口氣,同時也會重新得到勇氣去尋找更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式。
第一次開房,大家願意談論和分享的話題深度讓我很驚訝,很感謝大家這麼信任我,願意跟我吐露你們真實的心聲,也很開心聽到對粉絲頁文章的肯定。我已經決定會繼續開房,但是要達到理想的主持節奏、互動方式和分享的默契可能還要一小段時間跟大家磨合。這件事情無法靠我自己一個人達到,需要大家一起進來參與,一起透過累積來營造一個適合大家的分享空間。
所以,雖然保證還會有進步空間,歡迎大家繼續來聽蕃茄家的Clubhouse房!確切時間我還在思考,決定了就會公布。我們下次見!(同時祈禱安卓快快開放)
如果有想跟我說的話,歡迎留言,或者是到匿名塗鴉牆告訴我!
[蕃茄家塗鴉牆--Clubhouse01](https://padlet.com/tomatogreenlife/3nr62cyz79pmmds2)